笔趣阁 > 历史军事 > 良家男的奋斗史 > 第二卷 光华年少 一七八 江湖再见

一七八  江湖再见


七月十八,宜:出行,祭祀,嫁娶,起屋。  忌:无。


在这特意选定的黄道吉日,远聘宇国的华国太尉之子终于起行。


随行仪仗彩礼侍从等不必细数,尽是极多极好,更回为是宇皇亲自下旨求亲,华国这边也特意派了皇室子弟护送,礼数做足。


列幡被风吹得猎猎作响,衣袖长带也随风不断飘拂。  太子将酒樽放回漆盘,定定看状姜承昶,说道:“愿皇姐此行一帆风顺。  ”


姜承昶淡淡道:“定不会辜负皇上与殿下所望。  ”她一面说,一面暗中勒紧了缰绳,只等对方说出一个走字便要离开,不料,这代皇上前来送行的太子,却迟迟没有再说什么。


既不见下文,依礼是不能离开的。  姜承昶有些不耐烦,正要催促时,却见太子一直看着自己,眼神深邃,似乎已将她看透,又似乎,只是在单纯地看着她,并不带任何情感。


姜承昶一愣,原本要说的话顿时忘了。


这时太子却笑了起来,温文和雅,满目情深意切,分毫没有方才莫明难测的模样:“孤特意备下一份礼物,以助皇姐此行。  ”


不等姜承昶拒绝,她便轻轻击掌。  随着她的动作,一个人自她身后走出来。


姜承昶看看这面目陌生的女子,再看看太子,一语不发,只微微蹙起了眉。


太子解释道:“这位是李大夫,乃前朝神医雪空子之嫡系弟子。  医术高明。  几可生死人肉白骨。  孤此番特意请她出山,随皇姐一行,望皇姐万勿推辞。  ”


姜承昶道:“便是需要大夫随行,只需宫中太医即可,万用不到如此医术高超之人。  ”


太子笑了一笑,隐含深意:“望皇姐万勿推辞,孤可以保证。  皇姐此行,一定用得到李大夫。  ”


见姜承昶虽未开口拒绝。  眼中却全是不悦,她又不紧不慢添了一句:“以防万一而已,为何皇姐不愿呢?莫非,皇姐不敢么?”


姜承昶虽明知这是她出言相激,却依然不能置之不理。  况且……她眼睫一闪,掩去一抹嘲讽的光芒。


就算你想故伎重施,安排耳目在我身边。  那也得有有用地东西传得出去才行。我已是……又何惧你这些伎俩呢?


想到这里,她回视太子,慢慢说道:“难为殿下想得如此周全,孤先行谢过了。  ”


太子朗声一笑,显得极为高兴:“多谢皇姐称赞!”


姜承昶只道对方目的既已达到,怎么说也该放她上路了。  不料太子非但依然没有说走,反而在下一个瞬间凑了过来。


“你——”


两人马身交错相依,太子忽然伸手紧紧抱住了她。  那力道大得几乎让她喘不过气来。  可姜承昶并不觉得痛。  在这样的距离下。  她清楚地听到太子的心跳与自己的心跳逐渐融合。  而经由太子的手臂传来的热量,也逐渐令她体温升高。


这就是……血缘么?


纵使形同陌路,纵使你死我活,纵使勾心斗角,纵使三刀两面,只要一个拥抱地力度。  却依然能换起彼此的共鸣与共通。  这就是,斩不断又舍不掉地血缘么?


姜承昶不知这个拥抱持续了多久,当她感觉到环住自己的力道渐渐消失时,才发现自己不知在何时,已回抱住对方。


太子松开手,直腰坐于马上,深深再看她一眼,忽然大声说道:“代陛下送大殿下与新人出行!”


话音刚落,随即身后便有无数侍者高声应和:“出行——”


“出行——”


“出行——”


“出行——”


…………


随着这重重声响,前方的人已开始催动马匹。  庞大的车队如同蛩伏已久的活物。  刚醒时动作尚嫌迟缓,不多时。  便已恢复昔日的灵活。


而本该最先拔马前行的姜承昶,却一动不动,今次,换她久久凝视太子。


刚才她在她耳边说地是……


太子却看不再看她一眼,掉转马头,纵入城中。  在她身后重重合拢的人墙随即将她的身影淹没,再看不到那玄衣玉簪,挺拔而又单薄的背影。


见状,姜承昶亦调转马头,大喝一声:“走!”一骑当先,绝尘而去。


只是心中,却犹有憾意。


*


不知是不是因为主人离开的缘故,这素雅洁净的宫宇,竟显得有些萧索起来。


纪允然停下脚步,为自己突然的多愁善感笑出声来。  只是笑声干涩,回荡在空旷无人的深殿中,非但不是自嘲,反而徒增萧瑟。


纪允然加快脚步,试图打消这些多余地念头。


轻轻推开门,走进许久未曾来过的房间,她的目光一一滑过多年未曾改变的摆设,最后,落在窗前新添的独脚高架上。


那上面是一只半透明的琉璃缸,隔着半透明地琉璃,隐约可见几尾鲜红的鱼儿在绿色水草中游来游去。


……等我走后,你替我帮它们换水……


既然姜承昶如此吩咐,纪允然就照做。  也不去想,为什么会特意交待她来做这本该是仆人才做的事。


走得近了,便看到那琉璃缸犹如一块软玉,汪住一泓清水,留住鱼儿一池好梦。


水还很清,现在就要换么?


纪允然想也没想,便抬起了琉璃缸。  然后,她便看到一封压在缸底的信。  那信叠得比缸底略先。  压在缸下,又被缸中铺满地小石所掩,若不抬起鱼缸,根本看不到。


依她与姜承昶的情谊,无论有什么密信需要往来,都用不着这么拐弯抹角。  但纪允然却并未露出意外之色,她轻轻放下琉璃缸。  慢慢拿起那封信,


信有些重。  她小心地拆开,先滑出的地一块厚重的金令,深深镌刻“如朕亲临”四字。  正是数日前皇上亲手赏赐与姜承昶的。


她将这块引得许多人眼红羡慕的令牌随意放到一边,拿出薄薄地信纸,逐字逐句看了起来。


少顷,她将视线从信上移开,转头向屋外看去。  屋外依然花红柳绿。  炽热地阳光扫在青石地上,泛起微微的白光,世界看起来干净漂亮。  这样晴好地日子,若是不开心,那就是辜负了它。


但这样晴好的日子,纪允然心中唯一所有,只是一句已忘了出处的诗句。


暗红尘霎时雪亮,热*光一片冰凉。


她死命抓着那张单薄的信纸。  眼泪簌然而下。


忽然,有声音在她身后响起:“为什么哭呢?难道,是因为她走了?”


那声音优雅从容,温文平和,纪允然并不陌生。


“大子!”


太子依旧是送行时的那一身冠冕礼服,却不知是何时悄悄走到这里。


“她说。  不会再回来了么?”


纪允然惊异道:“你怎么知道?”


太子没有理会纪允然的惊异,反而问道:“你为什么哭呢?”


不等纪允然回答,她便自己先回答了:“因为她走了,所以你哭?与其有哭的功夫,为什么不追上去呢?”


闻言,纪允然呆了一呆,慢慢道:“殿下……既不告诉我她地决定,也不对我说她在想什么……甚至她走后才让我知道,就是不想要我做累赘,才这么做的吧。  ”


她情绪波动之下。  已忘了面前之人的身份。  只想一吐为快:“殿下变了许多,却从不告诉我原因。  我想问她是为什么事烦心。  又怕再听她说‘没什么’。  殿下的心思,我已经看不透了。  我甚至不知道,殿下想要的究竟是什么。  像我这样毫不体贴的人,殿下会厌弃,也是……理所当然吧。  ”


“猜不透,你不会直接问么?”太子忽然说道。


“可是……殿下多半会说,没事,没有什么。  我明明知道这不是真话,却不能也不敢继续追问下去。  ”


“为什么不能、为什么不敢呢?你是她的表姐,又是她最好的朋友,于情于理,你有什么不能问地?至于不敢——”太子笑了一笑,道,“难道独自心神不宁地猜测,竟比一两次的拒绝来得要好受么?”


见纪允然低下头,似在认真思索自己所说的话,太子又是一笑。  只是那笑意里却带了几分苦涩。


“有什么不能呢……至少,你可以名正言顺追上去,我却……”


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,最后只有唇齿开阖,却再无一丝声音泄出。


空旷的宫室中,两人静静对立。  许久,当纪允然再抬起头时,眉宇间已是一派坚定,多日的轻愁已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
“多谢太子殿下提点。  ”虽然她有些奇怪太子为何会出现在这里、又为什么会知道殿下决意离开不再回来,但她已无暇去问,因为她有更要紧地事情要做。  “我这便走了。  ”


看着她大步而去的背影,太子淡淡道:“你妹妹怎么办?你家殿下的基业怎么办?”


纪允然在门前停下,迎着屋外的阳光,没有回头:“殿下既决意离开,那些又要来做甚?至于我妹妹——”她浅笑着,回身向太子一辑,“还请太子殿下多多手下留情。  ”


脚步声消失后,许久,才有人不满地说道:“就这么把一只张牙舞爪的小猫留约我么,也不怕我拔了她的牙、折了她的爪?”


“殿下,人都走了,您再说什么也没有啦。  再说那边还有事呢,您快回去吧。  ”


“天冬,我记得你以前从不多嘴。  ”


“此一时彼一时。  以前行事低调,自然不能多嘴。  现在服侍殿下,不殷勤周到些怎么行呢。  ”


“是么,你的确周到得很,连孤往这里来了都知道。  ”


“那是因为,只要多多留心殿下的眼神就明白了……但是殿下,我不明白,你待大殿下,究竟是恨,还是……”


半晌,有人轻叹道:“若你从小就以一个眼中从没有你的人为目标,发誓什么都要超过她,并得到她最想要地东西……如此十余年……你说你对这人,是恨,是爱?”


良久,没有回答声。


“走吧,你不是说有事在等我么。  ”


“是。  ”


而那口中催促着要走地人,脚下却没有动。  她回头看了一眼空空荡荡的宫室,目光落在那被随意搁置地令牌上,轻轻一笑,垂下眼眸,将方才在那人耳畔低低说过的话,又轻轻说了一遍。


姐,他日再见。


日影渐渐偏移,透过窗棂、透过门缝,悄悄溜进殿中。


空寂的殿内没有半个人影,徒费了那典雅的陈设与细心描画的房梁、精心雕琢的藻井。


唯有一捧软玉般的琉璃缸里,汪着一泓清水,养住鱼儿好梦,时时不知疲倦地游来游去。  那水极清极亮,泛出清透的光芒。  同这水光一比,那闪闪发亮的令牌,不过是块暮气沉沉的死物罢了。


(正文完)


明天附上番外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 加入书签